查看原文
其他

十月青年论坛(第七期)|“讲述乡村的方式——从付秀莹的《陌上》谈起”发言摘编:韩敬群

韩敬群 十月杂志 2020-02-14

 

关注我,你的眼睛会怀孕

韩敬群,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

   导言:《陌上》发表于《十月.长篇小说》2016年第2期,是付秀莹文学版图中“芳村”的整体亮相,也绘制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斑驳面影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觉体认,对中国女性的经验与情感的敏锐捕捉,对传统中国美学的全新探索,小说不仅藉此展露出了独特生动的个体生命的体验,而且揭示出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密码。小说甫一问世,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反响热烈。有评论家称《陌上》是“中国当下乡村世界的精神列传”。

4月26日,十月青年论坛第七期在北京大学举办,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、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、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、《文艺报》新闻部主任李云雷等批评家、作家、编辑与作者付秀莹共同探讨《陌上》的价值与影响。

《陌上》与付秀莹的三个时态

韩敬群

韩敬群:作为编辑,可能对书稿的判断和在座的会有一些不一样,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我们很多时候是在场的,就是说有很多时候介入参与了文本的写作过程。我用英语动词be的变化,was、is、will be说明这个情况。说到《陌上》,很多人都是从《十月》开始看的。但《十月》杂志上刊登的文本对我来说就是was,是一个出书之前并未完全成形的文本。而最终在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的《陌上》这本书是is。was与is之间实际上是有变化的。去年年初的时候,我和秀莹很认真地聊过关于这个小说的一些看法,尤其谈到它的结构。甚至提出了三种处理方式。秀莹部分接受了我的意见,一些章节之间的钩连有适度调整,前面加了一个楔子,后面加了一个尾声。

我上周跟秀莹在杭州参加了一个颁奖,是春风图书榜的新人奖。很有意思,其实秀莹已经是文坛的中间力量实力派了,但是《陌上》获了一个新人奖。我跟她说也没错,从长篇小说的角度来说,你确实是新人,因为这是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。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不少7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,秀莹的第一部长篇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可喜可贺。

当然我作为出版人也有一些不满足和遗憾的地方,我觉得秀莹在《陌上》这部作品里,把她的乡村经验最好、最精华的部分,集大成式地做了一次处理。 打一个比方,就像一个厨师到市场上去买了一堆菜,其实每个作家从他自己的生活里撷取来的原材料,都有他的独到之处。写作的过程就好比是下厨做菜。动火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,做到胸有成竹。因为特别属于我的材料可能就这些,只可能炒这一次,不可能回炉。对一个作家来说,这样集大成式地来处理自己的特有生活经验的机会可能不多,所以从编辑的角度,当然会期待这一次你会做到尽善尽美,不留任何遗憾。

作为一个编辑,我永远会关心will be的问题,关心什么会是秀莹的下一部?上次在鲁院开会,孟老师也在,当时在讨论哲贵和弋舟的创作。70后的这批作家,包括秀莹在内,已经形成了自己在创作题材以及创作风格方面的鲜明特点。下一步,他们是继续沿着已有的路数驾轻就熟往下走,还是寻求一些变化和突破,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

我知道秀莹的下一部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会是与《陌上》很不同的,她会主动求变,不会满足于轻车熟路。我有充足的理由满怀期待。

嘉宾合影,于北大静园二院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